很少发帖也很久没有发帖,考完工作也正好负荷减少,觉得可以把这一路的注考回顾总结一下,对自己是个记录,也算作为潜水族,从论坛享用了这么多宝贵的资料后的一点点回馈。
基础考:
我刚毕业那年就开始注考制度,那时打心里讨厌考试,生命不息考试不止,工作后也未能逃脱,我能否说不?于是随后的四年断断续续的报名两次,但都没有下定决定要考过,期间考下LEED认证,拖到2011年工作清闲或者简直就是无聊状态下,既然注册已是大势所趋,而我也是注定要干这行,那么就当考注册是当下工作任务来完成。那一年基础复习3个月,一口气拿到145分通过,因为经历过考研,高数和传热的底子还可以,复习起来没有特别吃力。但特别感谢考前的一周搜罗了几套真题,对考试太有帮助了!
基础复习的心得:16门课主抓分值比重高的科目,排好序复习,剩下自己不擅长或者分值不高的工程经济、电子自控之类,来不及可以少花点时间精力。最后留一周时间做几套真题,进入考试思维模式。
专业考:
2012年没复习也就没参加考试,后来听说连复习充足的考生都是考场边做题边骂他娘,心里有些庆幸逃脱一次折磨,2013年再战绝对以一次通过的决心来备考。
年初在论坛下载了一堆考试复习资料, 6月份买好新版复习教材,磨刀霍霍,备考正式开始。每周一至周五上班,约莫能保证3个晚上抽空看2-3小时,周末抽一天看6小时,延续到8月初才把教材看完,尤其看制冷那一章无比痛苦,2个星期只翻看了四节直接放弃,后续只能靠做题巩固。加上毕竟人老了工作久了,不像学生专业户,端坐看书的定力不足,3个小时的复习,其实有1个小时没在状态,智能手机时代手痒痒,喝口水的功夫刷刷微博微信,复习效率大打折扣。
参考“小林陪你过注考专业“,才知道我的复习时间完全不够,上班备考的同学,建议还是留5个月时间准备。模拟题+真题至少1个月,再留半个月查漏补缺。进入8月,明显觉得时间已经非常紧迫,教材内容没有消化,做题又没头绪,真题题量太大,规范还需收集整理,都需要投注时间。只能对自己说:没关系,一步一步来,复习效率可以再高一些,越紧张越有压力看书更有效果。
8月,用了近4周的时间通过做模拟题粗略回顾了一遍复习教材,最后一周请了4天假来攻克真题,这最后一周绝对是考前最最艰辛的一段时光,参考小林的《历年仿真题解析》,汇集了2006年-2012年共计7年的真题,每章模拟做题下来都得2整天时间,连续几天下来累的有苦说不出了,可是,,,真题让我翻熟了教材和几本重要规范,制冷也不再触头,计算器和焓湿表的技巧上手,进考场也有些底气了~~~
考试第一天,9月7号上午单选耗时多了些,导致多选有4题没做,下午加快了速度,顺利做完所有选择题。考试第二天,9月8号上午还是没做完,下午虽然尽力加快速度了,可是还是未能做完,案例总共有7道题没做,觉得通过的可能比较小了。虽然看过一些经验总结,考试时间很紧张,每道题有限时的,尤其是案例,明明题目简单又会做,可我为什么就是做不完呢??看完论坛上大家对答案的帖子,才知道原来我把解题的每一步都写在考卷上,文字说明、公式、代入数值、计算结果一项都不落,耗费太多时间。其实解题过程只需要主要的一个代入数值的公式就足够。这个惨痛的教训啊,没有专业考试经验的同学可看清楚了!
考完陆续有朋友问觉得如何,我的反馈是:虽然不难,但今年过了真是我的运气,不过只能再说。不管考试结果如何,还是总结下教训和心得:
1.首次复习还在正常上班的同学,建议提前5个月开始备考,3个月熟悉教材,2个月做题(模拟题+真题)比较合理。虽然题目有一年容易一年难的规律,但总体趋势还是越来越难,翻个规范和公式也得提前熟悉过,多花点时间多点保障。
2.题量大翻书多,考试时间真的很紧张,合理安排做题时间。一道题翻书耗费时间多又没把握的果断放弃直接蒙,回头真有时间再来完善。估计很多人不会犯这么愚蠢的错误,但忍不住给新手哆嗦两下:案例题解题步骤不需要每步都写上,只写关键的代入式得出结果可是节省宝贵的时间。
3.应试不假,但不得不说专业考还是对实际工作有好处,消化一些基本原理,解释了一些实际工作遇到的可能还没弄明白的原因,用提升业务一举多得的心态来备考,心态上积极性和主动性多一些,复习也就会轻松一些。
原帖地址:http://bbs.51hvac.com/thread-62360-1-1.html